银行中后台与阿里中后台有何不同-读后感

银行中后台与阿里中后台有何不同-读后感

文章来自于极客时间(https://time.geekbang.org/column/article/99731)

大体内容如下:
阿里的中台提高了服务的服用能力和开发效率,银行是否可以借鉴阿里构造通用框架?
如果可行,那么需要注意什么?
假设可行的情况下:

  1. 解决的是流程问题。
    • 对于流程的抽象。
      • 阿里具有行业业务的通用性很高,流程的高度可控性,可替换性。总之电商领域实在比较接近的流程下去寻找能力和服务上的特色
      • 银行领域,虽然产品的同质化程度很高,但受制于行业本身的原因,各大银行的流程无法统一,原因在于以下几点
        1. 组织结构和部门利益
        2. 部门设置和职位边界
          在这种背景下,银行的中台更多的是面向功能的沉降,在流程与功能解耦的原则下,将流程分离成微服务架构层
          但是剥离可通用的能力作为中台服务层。bank_architect 银行多以产品驱动,设计上其实并不是一定要以“客户为中心”这种导向而改变,因为产品即服务,服务即产品,并不需要太纠结(这个说法个人不太赞同)
          产品通常意味着会驱动后台一些列服务和功能。在ESB下,这是不同服务间的信息流转。在没有大并发量及其严重堵塞的情况下,没有必要拿掉ESB。微服务和ESB是否互斥业界也是有不同声音的,消息队列下,其实一个产品就意味着相关服务的一组订阅发布。
          可以将银行的产品按照较大的流程环节进行微服务切分,这种流程可能会在不同的银行间有差别,譬如,对某个业务A银行有预处理过程,而B银行没有。某个业务A银行可以1个部门完成,B银行需要几个部门协作完成。这些差异也许来自内部文化,也许来自规模。银行自己也会随规模和业务重点的变化而不断调整,其实提供的服务变化不大,但是流程可能变化巨大,所以流程环节设计成微服务层以满足快速变化。(部分观点不太赞成)
          将相对稳定的功能,比如示例中的久期计算,缺口计算之类的较为通用,和评级计算,EVA这样相对有变化但不需要非得和流程搅在一起的功能沉降为中台,服务尽可能无状态以便于改造和迁移。
          数据则是企业级后台。微服务的处理结果准时更新至企业级数据库,中台可以通过企业级数据库查询准时数据,实时数据则可由调用方提供。
          银行学习互联网还应考虑一致性设计原则,阿里采用的是最终一致,银行采用的是强一致。
          从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角度看,阿里的技术成长伴随阿里的文化共同成长。对于银行企业文化来说,应该还是很有挑战性的。

以下是我读过这篇文章的感受。

  1. 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,我觉得是跨行业的,跨规模的,也是企业是生存,发展,壮大的关键。就比如银行,银行提供的产品或者说服务,一定是迎合客户需求的,可以是定制高端,也可以是面向大众的。没有市场基础,不被市场认可的产品,注定会被市场所淘汰。
  2. 银行采用溯源策略和最终一致能否替代强一致?至少在UI设计上是可以分阶段显示状态,增强用户体验。
  3. 可移植的银行UI脚手架+定制化的银行主题+可扩展的功能UI,实现银行ui在PC,移动端的第三方化。

值得学习得微服务视频

  1. https://microservices.io/microservices/news/2017/12/04/qconsf2017-presentation.html